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

30 2017/4/15 生態營-特生中心 臺灣蝙蝠生態與保育 心得兼筆記

蝙蝠

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,怕熱,白天都躲在洞穴裡,晚上才會出來覓食,這樣的習慣可以避免和鳥類搶食,也可以避免被一些白天活動的掠食者吃。蝙蝠在一些東南亞的國家是一種很重要的動物,因為有些蝙蝠會幫當地的一些果樹傳播花粉,讓那些果樹能夠順利結果。蝙蝠在我們中華文化中也很有關係,我們常常可以在一些寺廟牆壁上的雕刻或繪畫中看見五隻蝙蝠,這是代表五福(蝠)臨門的意思;但在西方的社會中蝙蝠常代表著陰森、邪惡之意,包含著名的德古拉,以及在巫婆住的城堡邊亂飛的蝙蝠,都是關於西方對蝙蝠的不好觀感。

蝙蝠是利用超音波定位,這樣有很多的優點,因為也使用超音波的動物很少,干擾很少,而且在空氣中傳遞不遠,不易被天敵察覺。蝙蝠平常休息時是倒吊的,因為這樣只要把腳放開就可以飛了,非常方便。

臺灣有約36種的蝙蝠,全部都是不會吸血的蝙蝠,會吸血的蝙蝠都在美洲。我們那天在洞穴裡有看到兩種蝙蝠,有一種是很多縮在一團,有一種是一隻一隻吊,兩種差別很大。老師有抓蝙蝠下來給我們看跟摸。老師還有說現在這一個蝙蝠洞已經成為一個觀光景點了,有許多觀光客來洞裡觀光,但都沒有遵守欣賞蝙蝠的規矩,隨意在洞裡吼叫且在洞中亂照手電筒和嚇蝙蝠出蝙蝠洞,這樣都是不對的行為,大家應該要提升我們的素養,為生態的永續發展盡力。

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

29 2017/4/8生態營 蛇類的生態、保育與研究 心得兼筆記

蛇類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是一個黏黏滑滑、長長、有毒的一種恐怖的動物,但是其實並不是。

蛇類在人們心中地位有兩極化的現象,在古老的一些文明中,例如埃及、印度、澳洲、非洲的文明,蛇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,甚至認為蛇是自己的祖先;而一些比較不古老的文化中,常常會把蛇當成一種帶凶而不帶吉的動物。例如基督教聖經裡的故事就說蛇在伊甸園中引誘夏娃偷吃禁果、中國的傳說故事說孫叔敖打兩頭蛇......等故事。

通常保育類動物都具有可愛(如貓熊)、有價值、瀕危等其中一項才會列入保育,而蛇類大多都是因瀕危而列入的。

世界上有81%的蛇是無毒的

臺灣有三種海蛇,分別為黃唇青斑海蛇、黑唇青斑海蛇、闊帶青斑海蛇。海蛇都只喝淡水而已,且喜歡住在高位珊瑚礁。如果想要找海蛇,要記得到有淡水、有高位珊瑚礁的地方。

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

28 2017/3/25生態營 和鏡頭私奔 心得兼筆記

「生態攝影」等於「生態+攝影」,所以不只攝影重要外,生態的元素是否在內,也相當重要。生態攝影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必須要拍出能說故事的照片,如果拍出的照片無法說故事,會變成在拍大頭照。

生態攝影有時候要拍一些很小的東西,且要很近的拍,這時候就必須運用微距攝影的技術。第一次的微距攝影是運用在牙科,後來才運用在其他地方。

有時候我們要柔化光源(簡稱柔光),是為了要降低魚肚白的現象。我們可以利用衛生紙、描圖紙來做柔光。

有時後我們在拍照時,不希望有一些很明顯的影子出現,這時我們就可以運用選舉的那個看板(珍珠板)來反射光線,讓影子變不明顯。也可以用手電筒照光。

很感謝李老師這次教我們攝影技巧及觀念的課程。